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有趣的游戏教案

时间:2024-04-09 15:09:24
有趣的游戏教案

有趣的游戏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趣的游戏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趣的游戏教案 1

针对小班幼儿人园时间短、服务能力还没养成,尤其在穿鞋这一方面,总是有穿反鞋的情况,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情景,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与孩子一起说儿歌、玩游戏,完成教育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

2、提高服务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在地毯上粘一个圆圈,圆圈里粘有即时贴小星星、小脚印。

2、物质准备:幼儿鞋架三个,拖鞋若干双,哭、笑小鞋脸各一个,家长的大鞋若干双。

活动反思

我设计的活动从始至终都是在与幼儿玩游戏,第一个游戏走圈,是告诉孩子我们的活动要开始了,孩子能很快到老师身边来。

第二个小脚印、小星星的游戏,是引出小脚印,并引导幼儿把注意力转移到小脚印上来。

第三个是小脚印游戏,我先让幼儿观察小脚印,有一部分幼儿能发现脚印是反的,接着就让幼儿用小手来模仿一下,幼儿将小脚印变正。孩子年龄较小,在撕脚印时,我提醒个别幼儿只要撕一只往另一只旁边一粘,就可以变成一对好朋友,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完成。

第四个游戏是玩小鞋,让孩子动手将自己的小鞋变成好朋友,加深对一双鞋的认识。

第五个游戏是送鞋宝宝回家,设置小鞋子哭了的情景,带孩子一起帮助小鞋子,把小鞋子送回家。在这个游戏中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怎样把小鞋子变成一对好朋友,怎样帮助小鞋子回家。

第六个游戏是穿大鞋游戏,孩子更是喜欢,穿着爸爸妈妈的大鞋子,模仿爸爸妈妈走的样子,在音乐和儿歌的伴奏下自然结束游戏。

整个活动游戏贯穿,音乐、儿歌不断,采用边做边说,边玩边乐的形式,孩子很好地掌握了正确的穿鞋方法,教育目标完成得很好。

活动点评

针对小班幼儿穿反鞋的现象设计活动,有非常好的现实教育意义,活动目标从穿鞋技能到幼儿内心的情感体验都有所涉及,完成目标分六个步骤:一是观察,完成的策略是跟着儿歌韵律走,同时观察圆圈内的符号(小脚印、星星),起到活动预热和点燃兴趣的作用。第二个步骤是对应脚印,完成策略是听着儿歌行动,将自己的双脚与场地上的脚印对应,进行学习,其中有星星状的,有脚印(左右)状的。第三步骤是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策略是通过比较完成提问:“两个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由于孩子的年龄是在3岁左右,刚入小班3个月,孩子的思考和表达是伴着动作来说明的,在这个步骤里,老师能把握孩子直觉行动性思维的特点。第四个步骤是辨别纠正,策略是将教师有意放反的鞋子调整好,在行动上进行再一次学习、巩固。第五步为生活习惯的养成,策略是将鞋子放回鞋架并与鞋架上的脚印对应。第六步策略为穿爸爸妈妈各种各样的大鞋,体验鞋子的种类和大小(各种码数的皮鞋、布鞋、休闲鞋、高跟鞋)。虽然学习体验时间只有15分钟,但六个步骤由浅入深地完成了学习目标,突出的表现在于:教师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准确到位,指导态度亲切,孩子学习体验愉快。

有趣的游戏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交流一些游戏怎样有趣,是怎样做的。

三、教学准备

1、调查学生课间在玩哪些游戏。

2、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学生课间游戏的录像。

3、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铺设情境。

1、播放播放学生游戏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重温游戏时的快乐心情。

2、谈话导课。

师:看到小朋友玩得那么高兴,老师有一个想法:今天我们可不可以来评一评最有趣的游戏。

3、出示课题:有趣的游戏。

二、以图为例,指导说“怎么有趣”。

1、大屏幕出示本课中的三幅图。

2、结合自己的体验观察图片。

(1)三幅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你玩过吗?

(2)你喜欢这三个游戏吗?选一种游戏说说它怎样有趣。

3、引导评价。

师:同样一种游戏,你觉得哪些小朋友说得最有起?为什么?

4、教师示范,提供方法。

(1)教师示范: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候,也非常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那时,我们最爱玩的游戏是“老鹰捉小鸡”。我们先选出两个小朋友,一个人当“老鹰”,还有一个人当“母鸡”,其余的小朋友就做“小鸡”。“小鸡们”排成一列长队躲在“母鸡”的身后,一个拉着一个的后衣襟。游戏开始了,“凶恶的老鹰”张开翅膀向鸡群扑了一来。母鸡妈妈也张开了自己的翅膀,左拦右挡,保护身后的小鸡。“小鸡们”,都害怕被“老鹰”捉去,跟在“母鸡妈妈”身后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边跑边发出惊叫声、笑声。排在最后的“小鸡”最紧张了,因为“老鹰”要捉的第一只“小鸡”就是他。这个游戏实在是太有趣了,既紧张刺激,又令人快乐!连站在一旁看我们做游戏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2)学生评价,感悟方法。

a、你们觉得老师介绍得怎么样?有没有把这个怎样有趣说出来呢?

b、老师是怎样把游戏说清楚的呢?回想一下,我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

5、同桌交流:从三个游戏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和同桌的小朋友介绍它怎样有趣,可以学着老师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说。

6、全班交流。

(1)进一步引导学生能较具体地说说这三个游戏如何有趣。

(2)学生说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其他学生通过提问帮助他说得更好。

(3)师生间就同一游戏,进行自觉性的相互补充。

(4)引导学生评价发言者说得好不好:听了这个游戏,你觉得有趣吗?

7、小结、过渡。

师:我们在介绍一个的有趣的游戏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心情怎样,还可以讲讲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让没有玩过这种游戏的人也会和你一样觉得这个游戏非常的有趣。

除了前面说的三种游戏,我们班的小朋友还会玩许许多多有趣的游戏。现在,“有趣的游戏”评选活动开始了。各小组先在自己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两种最的趣的游戏。

三、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1、组内互相说一说,评一评,问一问 ……此处隐藏13110个字……出负责人,领取游戏规则。教师领学生到操场上一起按规则玩游戏。

(四)小结升华

师:同学们一定还没玩够。还有很多过去的游戏,如过电、打沙包、丢手绢等都很有趣,课余时间可以尝试玩一玩,不懂规则可以问老师。别忘了把你的体验感受写下来,下节课我们相互交流好不好?

生:好。

师:游戏来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更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玩的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创编出更有趣的游戏。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每个小组同学都玩了一两种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想一想,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过去游戏方面的问题?

(二)提出问题生:我想知道过去的游戏有哪些特点?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那时的儿童喜欢玩这些游戏呢?生:我想知道哪些游戏现在不玩了?为什么?

生:我想知道哪些游戏我们今天还在玩?为什么?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好,下面同学们就这几个问题探讨一下,说说你们的看法。

(三)探讨交流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生:过去的游戏很多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不需要专门的用具和场所。因此,不需要花钱,像陀螺,都是自己做的。

生:很多游戏是几个人玩的,需要大家互相配合。

生:很多游戏需要身体运动,像跑和跳,可以锻炼身体。

师:为什么那时的儿童喜欢玩这些游戏呢?

生: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家里住的地方小,室外活动的空间大,所以那时候的孩子喜欢玩这些游戏。

生:还有,那时候家里比较穷,大多数人家没有多余的钱给孩子买玩具。

生:还有,那时候没有电视,书也比较少。所以,他们只能玩一些游戏来充实他们的生活。

生:那时候小朋友还不太注意卫生,打片子会把手弄脏,所以我们现在都不玩了。

生:抓骨子儿也不卫生,还有弹玻璃球也会把手弄脏;骑“大马”不安全,所以现在也不玩了。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游戏时应该注意卫生,还要注意安全,多玩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哪些游戏我们现在还玩呢

生:像跳皮筋、追人、冰棍化了、打陀螺、过电、丢手绢等,我们现在仍在玩。现在的陀螺一般都是买的,五颜六色,很好看。

生:我现在最爱玩球的游戏,像拍球、投球和垫球,还可以进行抢球、传球的游戏,不但锻炼身体,还能锻炼反应能力呢。

生:我现在最爱玩赛车游戏,几个人玩都行,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放上跑道就可以了。

生:丢沙包、踢毽子、跳房子,这些游戏我们还在玩。

师:同学们,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游戏。游戏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游戏的用具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说明我们的创造能力增强了。

生:游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不但知道了游戏的特点、规则,而且还弄清了游戏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变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的道理。希望你们以后要常玩游戏,并能创造出新的游戏。

师:通过上节课玩游戏和这节课的讨论,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就请你们拿起笔,写写自己的体会吧。

(四)课堂作业

学生写体会,可以轻声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提高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现在谁能把自己的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体会,师生点评。

师:同学们,健康活泼的游戏会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欢乐,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多一些交流,会使我们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体会带回家,读给家长听一听,并让家长写上意见,好吗?

生:好

〖反思

学生都喜欢玩游戏。“警察抓小偷”、编花篮、抓骨子儿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一课时的设计意图基本是着眼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着快乐,并理解着游戏的教育意义,感受着游戏的变化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带来的,并使学生在尝试各种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在游戏的过程中要遵守规则,互相配合,互相谅解。同时,各种各样的游戏又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情。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气氛中进行尝试、体验与交流。

第二课时设计为讨论、交流课,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了解了过去游戏的特点,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的异同,从活动中领悟到游戏给儿童带来的欢乐及游戏所反应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学生体会到游戏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增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新游戏的积极性。在课后,我设计让家长参与提建议,目的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本课题的学习任务,还使课堂的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评析

张述波老师执教的《过去的游戏真有趣》第一课时,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在让学生调查长辈们孩提时代都玩过哪些游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科书,组织学生做过去儿童生活中常见的“警察抓小偷”、编花篮、抓骨子儿等传统游戏,让学生体验过去的游戏给儿童们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感悟到不管做什么游戏,同学之间必须配合默契,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渗透合作玩游戏有益于儿童相互交流,有助于团结。教师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游戏出现问题时,要互相礼让。这样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人格和谐、完善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本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体验过去传统的游戏,在游戏中感悟游戏的快乐和游戏必须遵守规则的道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调查,对过去的游戏进行筛选把关,去掉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远离儿童生活的游戏。教师只有选择传统的有教育意义的、为现代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游戏,用于课堂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第二课时,教师能把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游戏中的体验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讨论今昔游戏的特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渐认识到:游戏不断变化,反映出家乡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在逐年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今昔游戏的变化同家乡人民的生活联系起来,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把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起来,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过去的游戏现在不玩了。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游戏的不断变化发展,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人民生活在提高的道理。但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这些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还略显得简单了一些,在实际操作上应该是渐进性的、不断深化的,这样才能够实现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有趣的游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